Intel’s news source for media, analysts and everyone curious about the company.

英特尔关于安全问题的更新: 针对客户端系统性能测试的初步结果

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平台和各种工作负载的测试

 

By Navin Shenoy

作者:孙纳颐,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

 

为确保我们客户数据的安全,我们正在与业界合作开发并推送可消除 Google Project Zero 披露的安全隐患(也称为 “Spectre” 和 “Meltdown”)的软件和固件升级。截至目前,我们尚未收到任何这些潜在隐患已被用于获取客户数据的信息。我们知道,用户迫切需要更新。通过本博客,我将向您介绍我们目前和未来必须公布的信息。

更多信息:安全隐患与英特尔产品(媒体资料包)| 最新安全研究结果及英特尔产品说明(Intel.com)

我们昨天公布了一些性能影响的初步评估结果。我们现在掌握了某些客户端平台的更新数据,并与您分享。我们仍将不断努力,并持续公布最新进展。我们计划在未来几天内公布有关服务器平台的初步数据。我们将全力以赴,尽快提供有用的数据。请理解,我们的结果可能因为更多的测试而发生变化,这是此类测试中的普遍情况。

月 10 日的性能数据结果

我们今天公布了有关第六、七和八代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平台(使用 Windows* 10)的几个数据。我们之前曾说过,对于大部分普通电脑用户来说,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于这些平台,我们今天公布的数据支撑这种观点。

对于配备固态存储设备的第八代酷睿平台(Kaby Lake、Coffee Lake),防御措施对性能的影响很小。在各种工作负载上,包括 SYSMark2014SE 基准测试中所代表的办公软件和媒体制作在内,预计影响不到 6%。在特定情况下,用户可能受到更大影响。例如,使用涉及复杂的 JavaScript 操作的 Web 应用的用户可能受到更大影响(我们的初步测试表明,最高可达 10%)。游戏等图形密集型工作负载或财务分析等计算密集型工作负载受到的影响最低。

我们的测试表明,第七代 Kaby Lake-H 高性能移动平台受到的影响,与第八代平台相似(在 SYSMark2014SE 基准测试中大约为 7%)。

对于第六代 Skylake-S 平台,我们的测试表明,性能所受影响稍高,但与第八代、第七代平台所受影响仍然大体上一致(在 SYSMark2014SE 基准测试中大约为 8%)。我们还使用 Windows 7 在相同平台上做了性能测试。Windows 7 是常见操作系统,尤其是在办公环境中。测试观察到的影响很小(在 SYSMark2014SE 基准测试中大约为6%),甚至低于配备硬盘的系统。

我们将尽快收集、公布有关更多使用场景以及更多英特尔平台的信息。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我们计划针对过去五年推出的移动和桌面平台,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对于担心性能影响的英特尔用户,我们将与业内合作伙伴一起创造性地开发解决方案,以尽可能降低对性能的影响。

除了目前针对客户已有产品所做的工作,我们还将努力升级未来产品中的技术,以尽全力保障安全、提高性能。

我们不希望看到我们的产品性能受到任何影响,在这点上我们与客户感同身受。但是,我们的产品和客户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我们将继续与业内伙伴通力合作,竭尽可能为客户提供最佳体验。

下表中总结了相关的基准测试、平台和测试结果

博客英文原文请点击:https://newsroom.intel.com/editorials/intel-security-issue-update-initial-performance-data-results-client-systems/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纳斯达克:INTC)致力于拓展技术边界,创造最不可思议的体验。如欲了解有关英特尔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newsroom.intel.cn 和 https://www.intel.cn/content/www/cn/zh/homepage.html

 

英特尔和英特尔标识是英特尔公司在美国和/或其他国家的商标。

*其他的名称和品牌可能是其他所有者的资产。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 newsroom.intel.cn 以及官方网站 intel.cn

©英特尔公司,英特尔、英特尔logo及其它英特尔标识,是英特尔公司或其分支机构的商标。文中涉及的其它名称及品牌属于各自所有者资产。